老商標喚醒天津記憶 紡織品最先聞名
來源:四川圣興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:2012年03月31日 查看次數:1155
從周學熙創辦的直隸工藝總局紡紗廠,到“抵制日貨、完全國貨”的“愛國布”、再到印有“人民公社”字樣的老包裝……在此間舉行的“天津老商標、老包裝收藏展”上,天津的百年工商業史在一頁頁手掌大小的畫片中悄然流轉。 “1904年,清政府海關稅務司在津滬兩地正式受理商標掛號,商標開始在中國實施。天津近代紡織業在中國近代工業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,這些紡織印染公司商標應該是天津最早的一批。”本次收藏展策劃人崔省柱告訴中新社記者。 “這些商標大都是廠家高薪聘請陳其華、鄭曼陀等文化名流設計,這表明民族工商業在起步時期就注重文化品牌的塑造。”崔省柱說。 歷經百年,一張張32開大小的商標圖仍然色彩艷麗,泥金光澤依舊。在一幅名為“鼎盛春秋”的布標上,有三個藍色的三足雙耳鼎,鼎上的獸頭斑紋依稀可辨,商標上方印有“誠孚管理”四個大字,下方寫有“北洋第一商業紗廠”。此外,諸如《八仙過海》、《竹林七賢》、《三元及第》等商標圖案均取材自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,便于人們記憶。 在這批老商標中,幾張白底藍字的“愛國布”商標尤為珍貴。與其他布標相比,“愛國布”商標一側都有一段百余字的旁白,其中含有“愛國布”字樣。據崔省柱介紹,“愛國布”商標盛行于1925年,當時的天津棉布廠商利用商標和廣告號召人們抵制洋貨、使用國貨。 “民國時期商家就有了產權保護和防偽意識。”隨著崔省柱的提示,記者看到,一張布標上印有高精度的不規則圖案作為防偽標志,另一幅商標上方則寫有“盜圖必究”字樣。 天津是中國北方最早的通商口岸和近代工業發源地之一。1898年,天津成立織絨局;民國時期,華新、裕元、北洋、恒源、裕大、寶成等六大紗廠相繼建立,紡織從業人員達到15000多人。新聞來源:中新社
相關文章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