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膠白”有了商標不再賣“白菜價”
來源:綿陽圣興卓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:2013年07月19日 查看次數:1102
“大概是物以稀為貴罷,北方的白菜運往浙江,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,倒掛在水果店頭,尊為‘膠白’。 ”魯迅先生的《朝花夕拾》中對膠州大白菜有著這樣的贊譽,可是在2006年以前,膠州當地的白菜種植戶還是“各干各的”,膠州市工商局將“商標興農”戰略做為服務“三農”的重點工作來抓,在2006年幫膠州大白菜申請了地理標志證明商標,2010年又成功創建全國馳名商標。連續多年的精心培育帶來了豐厚回報,每年為膠州大白菜協會認證的40家種植基地及農戶帶來兩億元以上的直接經濟效益。 張勃 賀長澤
培育“膠白”突破地理商標
“膠州大白菜雖然享譽全國,可是在2006年以前都是農戶分散經營,品牌附加值很低。”膠州市工商局商標科科長王茂告訴記者,長期以來膠州大白菜有名卻不掙錢的現象,讓不少農民也很頭疼。針對這種現象,膠州市工商局經過詳細的調研論證,決定積極貫徹“商標興農”戰略,以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爭創為突破口,切實發掘膠州大白菜這一地方名產優勢,帶動大白菜產業增值增效。
經過研究,商標培育領導小組組織從事大白菜科研、生產、加工、銷售及技術指導、農資供應的個人和企業成立了膠州市大白菜協會,專門從事膠州大白菜的品牌打造和產業開發。在協會成立后,經過深入分析論證,由工商部門牽頭指導,以膠州市大白菜協會為主體注冊人,于2004年8月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遞交“膠州大白菜”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請。終于在2006年4月注冊成功,成為青島市第一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。
一對一幫扶創全國馳名商標
“膠州大白菜”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注冊,是品牌效應成功的第一步,為了讓膠州大白菜做到真正的全國聞名,膠州市工商局決定在商標品牌的升級上大做文章。獲得膠州市政府同意支持后,山東省膠州市工商局對“膠州大白菜”提出了“以證明商標為依托,創建馳著名商標品牌”的馳著名商標培育目標,積極指導幫助其爭創馳著名商標。記者了解到,2009年,工商部門指導幫助膠州市大白菜協會將“膠州大白菜”商標創建為山東省著名商標,2010年再接再厲幫助其獲得工商總局商標局的中國馳名商標認定,使“膠州大白菜”成為集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與馳名商標于一身的知名品牌,到目前也是青島市唯一一件地理標志馳名商標。
記者了解到,2007年,膠州大白菜種子產業化開發項目獲國家發改委立項,膠州大白菜種子研發和生產納入到了國家戰略。 2008年起,青島、膠州兩級財政連續投資2000多萬元,建設了“膠州大白菜優質化生產示范區”。為確保膠州大白菜的產品質量,市政府投資200多萬元,建立了膠州市大白菜檢測中心,對產地的土壤、水質等生產指標及大白菜產品的農殘指標、營養指標進行詳盡檢測。
新聞延伸
假膠白商標渾水摸魚 工商聯合多部門打假
膠州市大白菜協會會長徐明振告訴記者,短短幾年間,膠州大白菜發展到40家認證種植基地,種植面積從幾十畝發展到現在的6000多畝,每年為種植戶產生直接經濟效益兩億元以上。“原來菜農種白菜,三四角錢都沒人買,現在經過協會認證貼上商標之后,不愁賣,每顆白菜能賣到40元錢左右。銷路除了山東省內,還銷往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。 ”
“膠州大白菜”的成功自然引起了不法分子的眼紅,近年來,為保護好“膠州大白菜”地理標志證明商標,由工商、公安、質監、大白菜協會等部門建立了聯合打假維權協作機制。在大白菜收獲的“霜降”前開展商標印制企業的專項檢查,對全市包裝制造和包裝裝潢業的商標印制、印刷業的商標印制等商標印制企業,逐一登記造冊,嚴厲查處違法印制膠州大白菜專用包裝箱等行為。從2011年至今,共查獲違法印制的包裝箱2萬余個,沒收銷毀侵權商標標識2.5萬余套,立案查處侵犯膠州大白菜商標權案件42起,案值150余萬元。 本文來源:青島新聞網-青島晚報
相關文章
|